項目

守護海洋

守護海洋

支持中國漁業的可持續轉型,進一步完善漁業管理體系,促進中國近海漁業資源的恢復和保護以及中國遠洋漁業的規范有序和高質量發展。促進海洋保護方面的國際溝通與交流,推進全球海洋保護區建設,助力中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為保護人類共同的海洋提供中國方案。講述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提升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和知識,促進公眾積極參與到海洋保護的行動中。

保護森林

保護森林

助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和經驗的傳播,提升公眾對森林等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和保護意識,促進公眾積極參與保護行動。助力中國國內關鍵生態系統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推動森林等關鍵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等相關實踐。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同增效。關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及其供應鏈對森林等關鍵生態系統的影響,助力海外投資、打擊非法木材貿易等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

最新動態

中國《漁業法》迎大修:升級法律框架,護航“年年有魚”
17
2025.03

中國《漁業法》迎大修:升級法律框架,護航“年年有魚”

草案探求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多維度強化環境與資源保護制度,漁具管理向“白名單”轉變,并在加強漁獲物追溯性方面做出若干突破。

COP16續會在即,碳交易能彌補自然保護的資金缺口嗎?
13
2025.02

COP16續會在即,碳交易能彌補自然保護的資金缺口嗎?

2025年2月25日-27日,COP16續會將在意大利羅馬舉辦,各界在關注在哥倫比亞卡利已經形成的決議草案是否能在意大利羅馬續會上通過。

最新研究表明,林業碳匯交易需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08
2025.01

最新研究表明,林業碳匯交易需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碳中和國際研究院與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聯合發布《減碳綠途:通向中國高質量林業碳匯交易之路》

最新報告

《歐盟海洋保護區理論與實踐》

《歐盟海洋保護區理論與實踐》

2024年11月14日

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歐盟海洋保護區理論與實踐》報告,系統梳理了歐盟在海洋保護區政策、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并總結了歐盟海洋保護區的優勢與挑戰。

《森林友好露營手冊》

《森林友好露營手冊》

2024年6月21日

《森林友好露營手冊》根據春、夏、秋、冬的不同特點,將各季節自然觀察指引和戶外露營指南的進行了融合,期待與戶外愛好者們共同發掘森林饋贈的樂趣,并探討如何守護這份樂趣。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律體系分析:基于保護需求的視角》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律體系分析:基于保護需求的視角》

2023年5月22日

相較以往基于實踐挑戰的啟發式討論以及法學視角的剖析,本研究的方法及初步結論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律體系的完善迭代提供了基于保護科學理論框架的新視角和新思路。

花邊

成就

國內首份可持續沖浪指南

隨著沖浪運動在國內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沖浪這項極具魅力的水上運動。2021年,綠色和平、中國民促會攜手中國首批ISA認證沖浪教練田樂,發起“與浪人共護海洋”主題分享會及海洋日活動,并在分享會期間正式發布國內首份《可持續沖浪指南》?!犊沙掷m沖浪指南》匯集了大量沖浪知識和環保貼士,作為眾多新手的“沖浪第一課”,讓初涉沖浪的朋友能夠更好的認識海洋,身體力行地保護海洋。

可持續海鮮消費指南

伴隨著野生魚類資源日趨枯竭的困境,以及部分水產養殖業嚴重依賴野生資源的現狀,海鮮消費不僅需要注意水產品的安全問題,同時也需要重視水產品的資源問題。2015年,綠色和平發布《海洋系溫度——可持續海鮮消費指南》,依據綠色和平的《可持續捕撈漁業評價標準》和《不可持續養殖漁業評價標準》,該指南將市場上常見的海鮮品種進行評估后劃分出三類不同推薦指數的榜單,為公眾消費海鮮提供一個靠譜的參考。

守護南極海洋

綠色和平于2017年底發起“守護南極”的全球項目,旨在推動在南極海域建立一個大規模的海洋保護區網絡。2018年,經過與其他環保機構、科學家和磷蝦捕撈企業的共同努力,包括中國水產有限公司在內的全球主要磷蝦捕撈企業決定主動在南極海域建立三個季節性禁漁的“自愿限制區”,2020年相關企業進一步決定在南極半島的希望灣實施全年性自主禁漁。

建立全球海洋保護區網絡

2018年起,綠色和平發起全球項目,呼吁盡快達成一個強有力的有關公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協定(BBNJ協定),為設立公海保護區建立機制,以實現科學家建議的到2030年保護全球30%的海洋的目標。2019年,發布《30X30全球海洋保護的藍圖》報告,基于最佳可得的科學信息提出了公海保護區網絡的規劃方案,為BBNJ協定的擬定提供參考。

推動遠洋漁業可持續轉型

綠色和平長期關注全球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國政府打擊非法捕撈活動,促進中國遠洋漁業在環境友好及社會公平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自2014年起,發布或向管理部門提交了《西非漁業資源之殤》、《綠色和平關于中國遠洋漁業法律法規梳理分析及建議》、《西非國家漁業法律法規概括與總結》等研究報告,并積極為《遠洋漁業管理規定》等法規的制定或修訂提供建議。2017年,綠色和平協助西非國家漁業部門在其管轄海域內開展海上巡航,發現并查處了數起遠洋漁船的違規問題。

尋求中國“近海無魚” 的解決之道

綠色和平致力于為消除過度捕撈、恢復漁業資源提供科學信息和政策管理建議,促進漁業管理措施的完善。2014年,發布中國東海系列圖片故事《老人與?!?、《負重的海岸線》、《怒海謀生》,讓更多人了解和關心中國近海漁業的困境。2016年,綠色和平實地走訪國內主要漁港開展幼雜魚研究,發現中國近海漁獲物中30%為“幼雜魚”,研究結果提升了各界對幼雜魚問題的重視,為決策人員提供了參考。近年來管理部門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措施,發布了帶魚等15種重要經濟魚類最小可捕標準及幼魚比例管理規定,加快推進在水產養殖中使用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嚴格限制冰鮮雜魚直接投喂等措施。

大連石油泄漏事故快速響應

2010年7月16日,大連輸油管爆炸。綠色和平快速響應,于事發72小時內抵達現場,對海岸線、一類環境功能區、打撈收集區進行污染勘察;前往重點海產養殖區等地調查取證,向清污一線的工作人員及漁民免費派發活性炭口罩,提出專業建議,協助他們做好自身預防措施。邀請國際資深專家現場調研,組織撰寫的《大連石油泄漏調查初步結果和建議》報告呈送至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對漏油事故處理、環境損害賠償、環境責任分析、生態恢復方面提供了專業信息。

提升生物多樣性公眾意識

隨著中國宣布首次主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綠色和平在生物多樣性領域,通過人文影像故事、紀錄片、線下藝術展等多種形式,向中國公眾積極倡導生物多樣性保護。2019年,在喜馬拉雅橫斷山脈地區,綠色和平與“野性中國”聯合拍攝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粗壯的云南鐵杉首張等身照,登上了多家主流媒體。2020年至2022年,先后發布了《雨林尋蜂記》、《家鄉寶返滇記》等紀錄片,并舉辦“萬物生長 悅在其中”生物多樣性藝術展,引發了公眾對于重塑人與自然關系的討論和思考。

修復亞洲象棲息地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是亞洲象等眾多野生動植物的家園。隨著過去幾十年間森林的逐漸減少和破碎化,人和象的活動區域有了越來越多的交叉。2019-2020年,綠色和平支持和參與了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100畝退化區域的修復工作,清除外來物種、種植亞洲象喜食的本土植物,以期逐步恢復亞洲象的適宜棲息地,一點一滴修復雨林,緩解人象沖突,為人和野生動物都構筑安全、可持續的生存空間。

推動云南生態修復

2012年至今,綠色和平持續關注云南生態現狀和存在問題。2013年,通過獨立調查報告,成功推動云南省叫?!爸械彤a林改造”亂象;2016年,通過遙感解譯和實地考察揭露香格里拉地區存在非法采礦毀林問題,及時制止生態破壞;2017年,通過長期實地調查結合衛星數據,發現珍稀物種綠孔雀的棲息地受到一系列礦產開發和水電建設干擾,配合當地監管部門開展行動,將該地區所有原始森林納入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內69個礦權全部已經公告注銷,針對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也已經展開。

守護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15年,綠色和平通過調查發現在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范圍內,存在著以低效林改造為名義大面積皆伐天然林的違法事件,導致大熊貓棲息地進一步減小和破碎化。隨著綠色和平獨家調查報告的發布,四川省低產低效林改造問題得到清理整頓和調查處理。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國家林業部門叫停了全國范圍內的針對天然林的低效林皆伐改造,徹底堵上了政策漏洞。

九年不懈揭露跨國毀林

從2004年開始,綠色和平持續調查、揭露了金光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PP)在中國云南、海南大面積毀壞天然林的行為,并與東南亞國家的一線環境工作者深度追蹤APP在印尼天堂雨林的違法毀林產業。2013年,在九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綠色和平終于推動APP宣布其森林保護新政策,承諾即刻停止其全球供應鏈中所有涉及天然林的作業。

男人桶女人视频,女人被男人插视频,色噜噜视频影院,国内偷拍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