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氣候風險

氣候風險

提升公眾和各利益相關方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科學認知與參與意愿,同時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助力地方政府、企業和公眾探索多樣化、系統性解決方案,以更好地應對氣候風險。與此同時,以文化藝術領域的路徑推動更多個人、社群加入環保行動。

能源低碳發展

能源低碳發展

能源電力行業作為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所在,綠色和平能源低碳發展項目通過前沿研究、政策后評估和搭建跨領域溝通橋梁等工作方式,助力中國的能源電力行業向更加清潔與低碳的方向發展。

數字經濟與氣候先鋒

數字經濟與氣候先鋒

推動國內信息通信行業(包括電子制造、數據中心、互聯網科技行業等)和(超)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成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邁向碳中和的先鋒力量,帶動行業伙伴共同邁向碳中和。

綠色基礎設施海外投資

綠色基礎設施海外投資

致力于向相關領域的政策制訂者、產業從業者、金融機構等提供科學的研究及分析,并促進利益相關方間的對話。通過分析外部政策及全球熱點事件下海外能源投資的趨勢,對未來的風險和機遇進行提示,并推動中國基礎設施海外投資更加綠色低碳。

地方氣候行動力

地方氣候行動力

在中國提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頂層設計后,項目致力于研究和分析地方氣候行動力的潛能和前景設計,提升中國地方政府對氣候行動力的重視高度、加速以地方為單位的中國經濟社會的有序低碳轉型。

清潔能源創新實驗室

清潔能源創新實驗室

探索能源行業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通過對接資源和共創解決方案,推動清潔能源蓬勃發展,加快能源行業脫碳。

綠色與轉型金融

綠色與轉型金融

促進綠色與轉型金融政策標準、金融市場、金融產品發展,防范“洗綠”風險,通過跨學科、實證性的政策研究和行業對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零碳交通

零碳交通

聚焦交通領域低碳轉型,推動汽車電動化以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綠色生產與資源再利用,實現出行低碳化、資源減量化、廢棄產品資源化的目標。

氣候投融資

氣候投融資

通過改善投資機構氣候信息的披露、提升數據可靠性以及投資路徑可預期性,增強中國氣候投融資機構對實現氣候目標的支持。

企業碳中和路徑研究

企業碳中和路徑研究

助力企業厘清“自然為本”的碳匯路徑的機遇與風險點,以推動企業邁向更科學與高質量的碳中和轉型。

無廢城市

無廢城市

循環經濟不僅降低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更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路徑。綠色和平先后聚焦電子垃圾、塑料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廚余垃圾等議題,以廢棄物作為抓手探索中國循環經濟的未來,推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新動態

IPCC氣候專家對話:如何將龐大科學問題轉化為真實實踐行動
21
2025.03

IPCC氣候專家對話:如何將龐大科學問題轉化為真實實踐行動

全球氣象專家在杭州碰頭, IPCC-62是什么?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62次全會,2月24至3月1日期間在杭州召開。這是中國承辦的規模最大的氣候問題國際會議,來自130余個國家的IPCC成員國政府代表、有關觀察員組織和國際組織代表參會。 本次會議是IPCC第七次評估周期的關鍵會議, […]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不僅背棄了未來,也背棄了作為領導者的道德責任
27
2025.02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不僅背棄了未來,也背棄了作為領導者的道德責任

文章首發于新浪財經。本文作者李欣然。   美國特朗普總統上臺后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一決定為全球氣候治理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此背景下,全球氣候行動將何去何從?ESG評級中心與國際知名環保機構綠色和平展開了系列對話。本文是該系列的第三篇,對話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氣候項目副總監John Noel。   […]

規模迅速增長、利用率卻不高,新型儲能該如何破局?| 儲能觀察室④
21
2025.02

規模迅速增長、利用率卻不高,新型儲能該如何破局?| 儲能觀察室④

仍需要在市場機制與商業模式、技術攻關、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

綠色和平中國總負責人:中國低碳轉型源于內生動力,不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
19
2025.02

綠色和平中國總負責人:中國低碳轉型源于內生動力,不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

文章首發于新浪財經。本文作者李欣然。   全球氣候治理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持續推進,但面臨地緣政治局勢動蕩、氣候議題與貿易安全等多領域交織的復雜形勢。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也邁入深水區。在此背景下,國內外氣候行動將何去何從?新浪財經與國際知名環保機構綠色和平展開了系列對話。本文是該系列的第二篇,對話綠 […]

碳中和追蹤

綠色和平企業碳中和追蹤平臺,旨在推動企業應對氣候變化、主動承擔氣候責任、采取負責任的氣候行動。

了解更多

最新報告

氣候風險中的中國快遞企業

氣候風險中的中國快遞企業

2025年2月18日

面對復雜的風險情況,快遞企業對氣候風險的認知和應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資產管理機構氣候表現研究報告2023》

《中國資產管理機構氣候表現研究報告2023》

2024年6月20日

報告以“氣候相關風險治理”和“實際氣候行動”為核心主題,選取16家中國頭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對其在2022至2023年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質性行動進行深入分析。

《綠色新動力:消費電子供應鏈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成本收益分析媒體簡報》

《綠色新動力:消費電子供應鏈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成本收益分析媒體簡報》

2024年6月13日

在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轉型,消費電子供應商不僅能貢獻大量碳減排,還能取得超百億美元的降本空間,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優勢。

《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類市政債券:基礎設施投資新動能》

《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類市政債券:基礎設施投資新動能》

2024年4月25日

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類市政債作為極具潛力的金融工具,將成為氣候變化和基建投資的下一個機遇。

《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

《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

2023年11月23日

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報告梳理分析了中國綠色電力交易的最新進展與挑戰,介紹了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Sleeved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作為新型綠電交易模式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優勢,并探討了其在電力市場落地應用的先決條件及政策建議,旨在為擴大綠色電力消費、加強可再生能源市場化建設提供參考。

《“外包”的排放——全球頭部消費電子供應商氣候行動媒體簡報(2023)》

《“外包”的排放——全球頭部消費電子供應商氣候行動媒體簡報(2023)》

2023年11月21日

研究發現,上榜供應商在綠色轉型上雖取得進展,但主要供應商減排目標與1.5度控溫目標仍存差距,設立2030年100%可再生能源轉型目標成關鍵。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s of China’s Leading E-commerce Platforms (2023)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s of China’s Leading E-commerce Platforms (2023)

2023年11月9日

China's leading e-commerce platforms are warming up to climate action.

花邊

成就

倡導零碳交通

推動交通領域的低碳轉型是促進全球實現凈零排放的重要舉措。綠色和平的《零碳倒計時》等多項專業研究報告獲得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引發行業討論,為車企與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決策參考,為交通行業的低碳轉型做出貢獻。

推動平臺經濟綠色轉型

綠色和平率先在中國提出和倡導互聯網平臺企業需要積極履行綜合環境責任,通過《平臺上的權與責》、《中國零售電商氣候行動與環境表現》等報告,推動了包括阿里巴巴和京東在內的大型平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和行動的出臺。在此基礎上,綠色和平與平臺企業保持持續交流,引領平臺生態的綠色和低碳轉型。

賦能能源企業技術創新

作為國內首個專注于可再生能源的非營利性孵化器,綠色和平PowerLab從2016年起致力于孵化與賦能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創業團隊和個人,并前瞻地分析清潔能源創新發展趨勢,建立了近400家能源初創企業的關系網絡,賦能10余個可再生能源頭部企業并落地10+能源創新合作項目的對接,推出《光伏產業趨勢報告》、《雙碳目標下可再生能源新浪潮》等報告。

推動數據中心成為企業氣候行動先鋒力量

2019年以來,綠色和平持續賦能中國互聯網科技與數據中心企業,先后推動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萬國數據等多家企業制定了2030年碳中和戰略與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同時,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獻言獻策,促進可再生能源與數字基礎設施的融合發展。項目核心研究成果包括《綠色云端》、《中國數字基建的脫碳之路》等系列報告。

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政策發展和能源轉型

自2004年至今,綠色和平是國內倡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堅定和積極的聲音,引進國際先進經驗與思考,相繼出版了《中國風電報告》、《中國光伏產業報告》、《中國風電光伏發電多重效益》、《江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路線圖》、以及《河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等等一系列報告,開展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并積極參與和推動江蘇和河北等區域能源轉型的路線圖規劃。這些工作一直持續地鞏固國內決策層、產業以及公眾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和決心。

評估中國主要城市區域氣候變化風險

城市是氣候變化影響下的高脆弱區域,也是最有可能推動低碳轉型的關鍵領域。2021年綠色和平與城市規劃及氣候領域的多位專家撰寫了《與“洪”共存—— 中國主要城市區域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及未來情景預測》報告,為推動城市積極應對風險和系統轉型提供了科學支撐。

調研氣候變化對冰凍圈的影響

綠色和平從2006年起,持續關注氣候變化對冰凍圈的影響,用科學報告和影像見證并記錄了包括珠峰、三江源、天山、祁連山等在內的中國西部冰川在氣候變化影響下的加速退縮,警示其對區域水資源帶來的深遠影響。2018年發布的《冰凍圈告急》報告成功推動了公眾和政策制定者對冰凍圈氣候變化影響的關注。2018年7月至10月,通過衛星影像對耶爾羌河上游克亞吉爾冰川堰塞湖的形成過程和雅魯藏布江發生的斷流及泥石流災害進行觀測和專業分析,通過項目合作專家提供給當地政府水文監測部門作為研判參考,對當地的影響與災害預防提供了專業的建議。

促進金融行業的綠色投資

綠色和平致力于幫助金融政策制定者以及投資機構做出更有益于環境的投資決定。2013年到2015年間,編寫了一系列關于空氣污染最新政策與相關行業進展的研究簡報《黑云筆記》,向各大金融投資機構解讀中國能源領域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行業、煤電、煤化工等等。2015年到2016年,綠色和平在清潔投資策略、提高公眾參與等方面建言獻策,與央行的綠色金融委員會、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開展積極深入互動,推動中國綠色金融政策的不斷完善。

推動海外能源投資綠色低碳

自2018年起,綠色和平結合國內外政策、產業規劃及全球熱點事件,對中國海外能源投資趨勢進行分析,并針對海外煤電投資風險及可再生能源投資機遇進行研究和宣傳,從而推動相關政策制定者及投資者制定更加綠色低碳的海外能源投資策略。2021年,中國領導人宣布中國將不再對外投資新建煤電項目,邁出了具有全球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推動疫情后中國經濟綠色復蘇

作為較早關注新冠疫情后綠色經濟復蘇議題并展開專項研究的機構之一,綠色和平通過政策梳理及資金走向分析,發布了《綠色復蘇全球進行時》、《展望“十四五”引領高質量經濟復蘇》、《新基建綜合效益探究——基于綠色與包容性復蘇框架的評估分析》等研究報告,引發了對于經濟復蘇與延緩氣候變化并重發展的廣泛討論。

警示煤炭基地生態破壞與煤水矛盾

綠色和平從2012年起一直關注西部省份大型煤炭基地的水資源影響與生態破壞問題,通過對內蒙、青海、寧夏等地長期實地調查獲取一手資料,發布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引發了各界對中國西部地區煤水矛盾、煤化工行業違法水污染、未批先建亂象等問題的討論,促進政府部門對干旱地區高耗水行業無序擴張的政策嚴控。

推動電力行業低碳轉型

自2015年起,綠色和平關注到中國電力部門煤電裝機的擴張熱潮可能導致產能過剩、投資成本浪費、碳排放鎖定等問題。通過與專家團隊開展研究合作、舉辦行業研討會、定期發布煤電裝機追蹤簡報等多種方式,引起決策者關注,加速中國電力部門的深度脫碳進程。如今,“嚴控煤電裝機”已經成為中國“雙碳”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動國際環境公約進程

綠色和平是全球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等環境治理進程中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國際環保組織之一。中國辦公室從2004年開始派員參加聯合國框架下多個環境公約進程,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護、化學品管理領域進行全球環境治理政策倡導。借助對中國國情與國際規則的了解,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橋梁,引導對中國氣候行動客觀、公允的評價。

男人桶女人视频,女人被男人插视频,色噜噜视频影院,国内偷拍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