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氣象日,國內首個中文氣候播客《不成氣候》帶我們一起回到去年9月臺風“普拉?!眲倓傔^境的杭州,走近綠色和平與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聯手舉辦的氣候變化沉浸式劇場《角色》。
當森林價值可以轉化為碳信用價值時,我們不能止步于此。
我們終于明白,為什么說新型儲能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轉型的綠色底氣!
長視頻《普通人囤電指南?》將于11月20日首發
海洋保護“公開課”開講啦!讓我們一起跟隨專家們的不同視角,換個角度了解海洋。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十二位氣候行動者于“在躁,以再燥”影像展中講述了普通人,參與氣候行動的各種可能性。
綠色和平與局部氣候調查組采訪了幾位就職于綠色產業的年輕人,并結合他們的經歷與思考,創作了這樣一個虛構作品
不止,源于詞語“Bridge”,它既是船核心結構中的艦橋,也是音樂的橋段。這場彼此連接的聚會,伴隨著Joyside主唱邊遠溫暖的聲線而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