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歐盟海洋保護區理論與實踐》報告,系統梳理了歐盟在海洋保護區政策、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并總結了歐盟海洋保護區的優勢與挑戰。
《森林友好露營手冊》根據春、夏、秋、冬的不同特點,將各季節自然觀察指引和戶外露營指南的進行了融合,期待與戶外愛好者們共同發掘森林饋贈的樂趣,并探討如何守護這份樂趣。
報告以“氣候相關風險治理”和“實際氣候行動”為核心主題,選取16家中國頭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對其在2022至2023年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質性行動進行深入分析。
在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轉型,消費電子供應商不僅能貢獻大量碳減排,還能取得超百億美元的降本空間,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優勢。
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報告梳理分析了中國綠色電力交易的最新進展與挑戰,介紹了嵌套式長期購電協議(Sleeved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作為新型綠電交易模式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優勢,并探討了其在電力市場落地應用的先決條件及政策建議,旨在為擴大綠色電力消費、加強可再生能源市場化建設提供參考。
研究發現,上榜供應商在綠色轉型上雖取得進展,但主要供應商減排目標與1.5度控溫目標仍存差距,設立2030年100%可再生能源轉型目標成關鍵。